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2024, 32(12):1067-1073.

      关键词: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脑血管事件Cox回归模型
      摘要 (91)HTML (0)PDF 4.84 M (1778)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的变化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以参加开滦集团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并且参加了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的61 714例员工为研究对象,按观察期基线及观察期末的ePWV值将观察对象分为四组:持续正常组、正常-增高组、增高-正常组及持续增高组,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的ePWV变化情况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8.52±1.59)年,随访结束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 715例(6.02%),持续正常组、正常-增高组、增高-正常组、持续增高组发病密度分别为3.81、10.80、13.54、15.85/千人年。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与持续正常组相比,正常-增高组、增高-正常组、持续增高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HR(95%CI)分别为2.68(2.44~2.95)、3.14(2.67~3.69)、4.03(3.71~4.38)。[结论]维持ePWV持续正常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脂肪衰减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回归模型

      2023, 31(5):411-418.DOI: 10.20039/j.cnki.1007 3949.2023.05.007

      关键词: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脂肪衰减系数心外膜脂肪衰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回归模型
      摘要 (626)HTML (0)PDF 6.53 M (871)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脂肪衰减系数(FAI-PCAT)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可预测其基础值的回归模型。 [方法]入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12月既往无冠心病病史、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检查排除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既往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糖、血脂等。由一名具有3年以上影像学阅片经验的医师应用AW VolumeShare 4 CT工作软件进行CCTA图像后处理,测量并记录FAI-PCAT值和心外膜脂肪衰减(EFat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因素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AI-PCAT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 [结果]共纳入103例CCTA显示CAD-RADS 0~1级的患者。FAI-PCAT值为(-82.2±7.0) Hu,EFat值为(-84.8±4.4) Hu。相关性分析显示FAI-PCAT值与EFat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血脂各项指标不具有相关性;EFat值与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比值(ApoA/ApoB)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Fat值(X1)、LMR(X2)和血糖水平(X3)是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FAI-PCAT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预测参数,回归方程为=-25.466+0.686X1-0.9X2+1.207X3。 [结论]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EFat值、LMR和血糖水平是影响FAI-PCAT值的主要因素,回归模型可预测患者个体化的FAI-PCAT基础值。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