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3(2):169-177.DOI: 10. 20039/ j. cnki. 1007-3949. 2025. 02. 011
摘要: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全面了解内皮功能障碍机制可为防治As提供新的视角。近年来,基因组和转录组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研究者深入地探索内皮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介导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在内皮功能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充当微小RNA(miRNA)的“分子海绵”,通过与miRNA结合,阻断miRNA对下游靶基因信使RNA(mRNA)转录后的抑制作用,从而调节内皮细胞(EC)的功能和表型转换。lncRNA/miRNA/m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广泛参与EC的炎症反应、凋亡、自噬及新生血管形成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等病理生理的调节,表明其可能成为As潜在治疗靶点。
2024, 32(1):1-8.
摘要:外泌体是细胞间通讯的方式,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外泌体内的信息载体,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报道其参与了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本文对外泌体lncRNA在急性心肌梗死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外泌体lncRNA发挥的调节作用,分析外泌体lncRNA作为心肌梗死标志物和治疗策略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公共数据库中的测序信息,筛选具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2023, 31(6):539-545.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6.012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无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但在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分化等多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lncRNA与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讨论了lncRNA减少心肌I/R损伤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2, 30(6):483-489.
摘要:目的 探究脯氨酸/丝氨酸丰富卷曲螺旋蛋白1介导的长链非编码RNA(lncLEPIS)过表达对血脂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1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lncLEPIS过表达组(lncLEPIS组),构建肝脏过表达lncLEPIS的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评估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用酶标法检测血脂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NC组和lncLEPIS组的斑块面积/主动脉面积分别为(18.6%±0.3%)、(28.0%±1.3%),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横截面积分别为(7.5%±0.2%)、(17.8%±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C组和lncLEPIS组小鼠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0.65±0.07)mmol/L、(0.96±0.21)mmol/L,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56±0.71)mmol/L、(7.36±0.6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46±0.05)mmol/L、(1.95±0.3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59±0.35)mmol/L、(5.59±0.59)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NC组相比,lncLEPIS组小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水平下调48.4%,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水平上调62.8%(P<0.05)。结论 lncLEPIS过表达降低LDLR表达,促进PCSK9表达,升高血浆LDLC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2022, 30(10):871-877.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10.006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对冠心病(CH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CH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血样和内皮祖细胞(EPC)中lncRNA HOTAIR、微小RNA-126(miR-126)和Polo样蛋白激酶4(PLK4)的表达水平;噻唑蓝法检测EPC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miRcode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lncRNA HOTAIR和miR-126的相互关系。TargetScan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26和PLK4的相互关系。Western blot检测lncRNA HOTAIR通过miR-126对EPC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结果]lncRNA HOTAIR和PLK4在CHD血样和EPC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126表达明显下调(P<0.01)。下调lncRNA HOTAIR或PLK4促进EPC细胞自噬,抑制CHD进展。上调lncRNA HOTAIR通过miR-126抑制了EPC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lncRNA HOTAIR通过miR-126激活了EPC内mTOR通路。[结论]HOTAIR/miR-126/PLK4轴介导EPC细胞自噬,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CHD。
2021, 29(3):185-192.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的血管炎症性病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与微小RNA(miRNA)结合,通过ceRNA网络调控靶基因信使RNA(mRNA)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miRNA和mRNA之间的互作调控机制复杂。本文综述了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调控关系,阐述该调控网络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巨噬细胞激活以及脂质代谢异常等病变中的重要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2021, 29(3):206-216.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n342721(lncRNA n34272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人类全转录组芯片2.0技术在5例AMI患者和5例非冠心病(non-CHD)者血清检测lncRNA的表达,筛选出表达水平差异明显的6个上调lncRNA;并在20例AMI患者和20例non-CHD者血清、体外Jurkat T细胞中进一步验证和筛选,从中选择差异最大的lncRNA n342721进行研究。为了探索lncRNA n342721的临床价值,对60例AMI和60例non-CHD血清lncRNA n342721表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在T细胞水平过表达和沉默lncRNA n342721,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胆固醇转运相关指标肝X受体β(LXR-β)、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G1(ABCG1)的变化。结果 与non-CHD相比,AMI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lncRNA有296个上调,74个下调。在筛选的6个lncRNA中,选择在血清和T细胞水平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 n342721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AMI组(n=60)血清lncRNA n342721表达较non-CHD组(n=60)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lncRNA n342721与AMI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构建lncRNA n342721过表达慢病毒和小干扰RNA转染T细胞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TNF-α、IL-6表达增加(P<0.05),IL-10、LXR-β、ABCA1、ABCG1表达降低(P<0.05),沉默组TNF-α、IL-6表达降低(P<0.05),IL-10、LXR-β、ABCA1、ABCG1表达增加(P<0.05)。结论 血清lncRNA n342721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可能通过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和抑制胆固醇逆向转运促进AMI的发生发展。
2021, 29(12):1066-1070.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44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27例和非ISR组109例,失访8例。收集STEMI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患者PCI术后血清lncRNA GAS5水平。结果 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患者术前吸烟及合并糖尿病比例、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P<0.05),血清中lncRNA GAS5水平较低(P<0.05);与lncRNA GAS5高水平者相比,lncRNA GAS5低水平者ISR发生率较高(P<0.05),无再狭窄平均时间较短(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lncRNA GAS5是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 lncRNA GAS5在STEMI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血清中水平下调,低水平lncRNA GAS5是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2020, 28(3):219-223.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UG1 (LncRNA TUG1)及微小RNA 138-5p(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ncRNA TUG1及miR-138-5p的表达,分析TUG1及miR-138-5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UG1及miR-138-5p对CHF早期诊断的潜能。Kaplan Meier生存分析TUG1及miR-138-5p对CHF 2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浆TUG1及脑钠肽(BN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miR-138-5p表达明显降低(P<0.05)。TUG1的表达与CHF患者血清BNP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01); 而与miR-138-5p的表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系(P<0.05)。LncRNA TUG1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 0.590~0.960,P<0.001)。miR-138-5p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07(95%CI 0.620~0.940,P<0.001)。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高表达LncRNA TUG1患者2年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者(χ2=19.77,P<0.001)。高表达miR-138-5p患者2年中位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者(χ2=11.97,P<0.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LncRNA TUG1高表达,与miR-138-5p的表达呈负相关,可作为CHF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2020, 28(6):533-543.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其特征在于血管壁中的脂质沉积,涉及到主要功能细胞,包括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炎性和增殖性级联反应。目前,As机制的认知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治疗有了实质性的改善,但疾病死亡率以及经济负担仍然很高。长链非编码基因(lncRNA)是一种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转录产物,广泛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的调节。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研究领域,已被作为重要的生物标记物以及治疗靶点被广泛研究。同时,大量证据表明在As的调节通路中lncRNAs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更全面地阐述了As发生发展机制,也为开发新型诊断标记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