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8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血管钙化专栏
    • 血管钙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20, 28(11):921-929.

      摘要 (1007) HTML (0) PDF 4.24 M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钙化是衰老、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中的普遍病理现象,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血管钙化研究的增多,人们对血管钙化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主要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成骨型分化、钙化抑制剂的缺失、钙或磷酸盐稳态异常、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自噬、基质重塑、miRNA调控等方面介绍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本专栏几个课题组分别对活化T细胞核因子c1在糖尿病血管钙化进展中的作用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关系以及霍山石斛对高脂诱导的LDLR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 霍山石斛对高脂诱导的LDLR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的影响

      2020, 28(11):930-935.

      摘要 (539) HTML (0) PDF 8.13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霍山石斛(DH)对高脂食物诱导的雄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和血管钙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霍山石斛组(DH组)。喂养18周后对小鼠处以安乐死,收集血清、主动脉、肝脏等。分析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对全主动脉及其根部切片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切片分别做天狼猩红和茜素红S染色,分析斑块稳定性和血管钙化程度;再对肝脏及其冰冻切片进行检测,分析其脂质积累情况。结果 霍山石斛喂食LDLR-/-小鼠1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DH组小鼠血清TG水平下降(P<0.05),但不影响血清中转氨酶及其他脂质水平。与对照组比较,DH组小鼠全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减少约20%(P<0.05);斑块损伤区域的胶原纤维含量增加约70%(P<0.05),从而提高斑块的稳定性,且斑块中坏死核心的发生发展也受到明显抑制;对主动脉根部切片的茜素红S染色发现,对照组主动脉根部钙化面积占比1.34%,而DH组主动脉根部钙化面积占比为0.88%,减少了约34%(P<0.01)。结论 霍山石斛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在糖尿病血管钙化进展中的作用

      2020, 28(11):936-942.

      摘要 (798) HTML (0) PDF 9.06 M (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在糖尿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行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15例,收集其血清及胫前动脉标本,根据胫前动脉钙含量分为低钙化组和高钙化组;检测患者血清和胫前动脉中NFATc1水平,分别将其与胫前动脉钙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借助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ASMC)构建糖尿病血管钙化体外模型,检测高糖环境下MASMC的表型转分化及钙盐沉积情况。进一步利用siRNA沉默NFATc1,检测NFATc1对MASMC表型转分化和钙盐沉积的影响。结果 高钙化组患者血清和胫前动脉NFATc1水平均显著高于低钙化组,且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和胫前动脉中的NFATc1都与钙含量呈正相关。在MASMC体外模型中,高糖明显减弱了MASMC收缩表型,促进其成骨表型转分化,且显著加重MASMC的钙盐沉积。高糖的促MASMC表型转分化和促钙化作用与高渗无关。在用siRNA沉默NFATc1后,MASMC的成骨样分化明显受到抑制,且钙盐沉积也显著减少。结论 NFATc1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表型转分化,加速糖尿病血管钙化进展。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

      2020, 28(11):943-948.

      摘要 (581) HTML (0) PDF 4.11 M (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透析患者资料分析该人群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CAC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3例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102例,腹膜透析6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层螺旋CT评估结果,采用Agatston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评估,将透析患者分成无钙化组59例(CACS 0~10分)和钙化组104例(CACS≥11分)。对两组患者的NLR、年龄、透析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CAC相关的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C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对CAC的预测价值。结果 163例透析患者中CAC总检出率为63.8%。钙化组NLR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01)。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CACS 11~400分)和重度钙化组(CACS>400分),两亚组间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CAC显著相关(r=0.403,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P<0.001)、透析龄(OR=1.024,P<0.001)、糖尿病(OR=15.871,P=0.012)、NLR(OR=1.720,P=0.001)是CAC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预测透析患者发生CAC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39~0.880,P<0.001),显著高于NLR(0.742,95%CI 0.666~0.818,P<0.001)和年龄(0.754,95%CI 0.674~0.834,P<0.001)单独分析时的曲线下面积。结论 高龄、透析龄和高水平NLR的透析患者发生CAC的风险较高,且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对CAC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与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2020, 28(11):949-954.

      摘要 (1050) HTML (0) PDF 4.42 M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钙化是指羟基磷灰石沉积于血管壁,由多因素参与及调控,类似于骨、软骨形成的主动生物学过程。内质网应激是机体内适应性调节反应,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帮助维持内质网稳态,但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综述内质网应激尤其是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血管钙化中的潜在作用和分子机制,希望为血管钙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非编码RNA在血管钙化中的研究进展

      2020, 28(11):955-959, 971.

      摘要 (471) HTML (0) PDF 3.44 M (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钙化(VC)导致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然而目前为止,导致VC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标。随着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的发展,非编码RNA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据报道,它能在促VC因素的刺激下,调节成骨基因或者成骨抑制基因表达,或者调节自噬、衰老等过程来调控VC。这篇综述主要总结非编码RNA(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在VC中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血管紧张素(1-7)通过p53/Drp1轴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

      2020, 28(11):960-965.

      摘要 (586) HTML (0) PDF 6.96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培养HUVEC 48 h,随机分为对照组、Ang(1-7)组(1 μmol/L)、AngⅡ组(1 μmol/L)和AngⅡ+Ang(1-7)组。通过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衰老细胞数量(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53和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01),细胞ROS水平增加(P<0.001),p53及Drp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AngⅡ组比较,AngⅡ+Ang(1-7)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P<0.01)、细胞ROS水平(P<0.001)、p53及Drp1蛋白表达量(P<0.05)均降低。结论 Ang(1-7)可能通过影响p53/Drp1通路,抑制HUVEC内ROS生成,减轻AngⅡ诱导的HUVEC衰老。

    • MAPK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中的作用

      2020, 28(11):966-971.

      摘要 (454) HTML (0) PDF 5.15 M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因子(SP600125,10 μmol/L)组、P38MAPK抑制因子(SB203580,10 μmol/L)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因子(U0126,10 μmol/L)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给与10 μg/L TGF-β1及对应抑制因子处理。MTT比色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运动能力,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可明显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趋化运动能力及胶原含量,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干预后能够抑制这种增殖及趋化运动,并降低胶原含量(P<0.05);ELISA结果显示,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能够显著降低TGF-β1处理后导致的MCP-1、PAI-1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能够显著降低TGF-β1处理后导致的α-SMA、Col-1、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TGF-β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趋化运动,通过使用MAPK抑制剂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心肌纤维化。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三黄泻心汤抗As作用机制研究

      2020, 28(11):972-980.

      摘要 (507) HTML (0) PDF 12.76 M (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三黄泻心汤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通过设置口服利用度(OB) ≥30%、类药性(DL) ≥0.18为筛选条件并结合文献得到候选化合物,并通过该数据库检索与活性成分相关的作用靶点;通过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检索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 3.6.1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和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通过DAVID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预测该三黄泻心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结果 三黄泻心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中包含41种成分,22个靶点及39条信号通路。其度值较高的候选化合物分子为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大黄素,度值较高的靶点为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及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39条信号通路。结论 三黄泻心汤中活性成分可作用于PTGS2、ICAM-1、MMP-9、IL-6等靶点,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NF-κ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协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 荷叶碱通过上调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

      2020, 28(11):981-985.

      摘要 (490) HTML (0) PDF 4.36 M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荷叶碱是否通过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影响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质量浓度(0 mg/L、10 mg/L、20 mg/L、50 mg/L、100 mg/L)的荷叶碱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24 h,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DF-1和CXCR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体外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实验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荷叶碱对HAEC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SDF-1、CXCR4蛋白和mRNA在荷叶碱组HAEC中表达升高,在50 mg/L荷叶碱组中表达最显著。荷叶碱组HAEC体外小管形成能力与荷叶碱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在50 mg/L荷叶碱组中最明显。结论 荷叶碱可能通过上调SDF-1/CXCR4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 >临床研究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外周血MPV和血清VEGF、MMP-9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

      2020, 28(11):986-990, 1008.

      摘要 (443) HTML (0) PDF 5.09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海南省老年病医院ACS患者9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CI术后6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15例纳入MACE组,未出现MACE的81例纳入无MACE组。比较两组PCI术前、后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对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探讨AC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CS患者PCI术后3天、术后7天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水平低于术前(P<0.05)。MACE组PCI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上述各指标高于无MACE组(P<0.05)。ROC分析显示,PCI术后7天MP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7,大于术前、术后3天,当截断值>11.27 fL时,其预测ACS行PCI术患者出现MACE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6.20%。PCI术后7天VEGF的AUC为0.906,当截断值>173.80 ng/L时,其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61%。PCI术后7天MMP-9的AUC为0.843,当截断值>334.74 μg/L时,其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87.34%。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水平显著降低。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均为ACS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预测MACE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术后即刻FFR对P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0, 28(11):991-996.

      摘要 (450) HTML (0) PDF 3.55 M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PCI治疗的支架置入患者(200例)。术后进行1年随访(电话和门诊复查),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ACE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FFR的预测价值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验证,分析术后FFR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1年随访,MACE组31例,非MACE组169例。MACE组患者术后FFR显著低于非MACE组(t=6.316,P=0.000),MACE组糖尿病、高血压与高血脂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术后FFR为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FFR对MACE有较好预测价值(P=0.000),其中术后FFR=0.868为最佳临界值。生存分析显示术后FFR≥0.868组患者MACE发生迟于术后FFR<0.868组(Log-rank 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FFR影响因素有右侧冠状动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和支架直径(P=0.2,0.4,0.038,均<0.05)。结论 术后FFR对PCI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术后FFR≥0.868组患者MACE发生时间迟于术后FFR<0.868组。右侧冠状动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与支架直径是术后FFR的影响因素。

    • >文献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抗衰老研究进展

      2020, 28(11):997-1001.

      摘要 (690) HTML (0) PDF 2.45 M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口老龄化加重医疗负担,干细胞移植逆转衰老及其伴随的功能障碍成为治疗领域的新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兼具再生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类型,可通过直接分化的细胞替代和细胞赋能方式促进衰老组织的再生修复。最近研究发现,连续离心可分离MSC中以外泌体为代表的主要治疗载体,外泌体中衰老相关的miRNA有助于阐明MSC抗衰老治疗的分子机制。

    • m6A甲基化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0, 28(11):1002-1008.

      摘要 (530) HTML (0) PDF 4.31 M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腺嘌呤(A)第6位氮原子被甲基转移酶催化形成的一种RN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信使RNA(mRNA)上最多的化学修饰形式。近年来研究发现m6A对RNA在脂肪组织生成、细胞分化和免疫/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代谢性疾病是由体内蛋白质、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类慢性炎症疾病。在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m6A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糖脂代谢和免疫/炎症发挥着重要角色。文章拟对m6A甲基化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并从表观转录组学的角度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物力学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0, 28(11):1009-1012.

      摘要 (754) HTML (0) PDF 2.30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冠状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发和最好发的部位,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危害人们健康。相比人体其他部位动脉,冠状动脉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这些特征与其粥样硬化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文章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物力学因素作一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