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7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Apelin/APJ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新靶点

      2019, 27(7):553-561.

      摘要 (890) HTML (0) PDF 5.53 M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As)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Apelin/APJ受体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Apelin/APJ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提示,Apelin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Apelin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黏附,还可促进血管新生,影响As斑块的稳定性。另一方面,Apelin可拮抗AngⅡ的作用,调控细胞内脂代谢,减少内皮细胞活性氧的产生和细胞衰老,防止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对已形成As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还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作为保护或损伤机体的双刃剑,自噬可能是Apelin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Apelin/APJ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Apelin/APJ受体成为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可能性。

    • >实验研究
    • 脱氢表雄酮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2019, 27(7):562-568.

      摘要 (1062) HTML (0) PDF 4.75 M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AngⅡ处理体外培养的VSMC,再用DHEA处理VSMC,MTS、细胞计数检测DHEA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DHEA对AngⅡ诱导的VSMC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rüppel样因子5(KLF5)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HEA对AngⅡ诱导的VSMC的培养基中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浓度的影响。用小干扰RNA(siRNA)内源性敲低iNOS,Western blot检测VSMC中PCNA的表达。结果 MTS和细胞计数结果显示,DHEA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DHEA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中PCNA、KLF5和iNOS表达(P<0.05)。ELISA结果显示,DHEA显著减少AngⅡ处理的VSMC培养基中ONOO-的浓度(P<0.05)。内源性敲低iNOS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EA对AngⅡ诱导的PCNA蛋白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DHEA可能通过抑制iNOS产生的ONOO-,使KLF5的表达下调,进而发挥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的作用。

    • 过表达Atg5蛋白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的影响

      2019, 27(7):569-572.

      摘要 (1119) HTML (0) PDF 3.33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过表达Atg5蛋白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Atg5慢病毒和对照组病毒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对照细胞系(对照组)和Atg5过表达细胞系(观察组)。两组细胞分别加入50 mL/L ox-LDL诱导形成泡沫化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蛋白p62、LC3、CD36和SR-A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两组细胞内胆固醇脂(CE)、游离胆固醇(FC)和总胆固醇(TC)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分析两组细胞内脂滴的含量;采用ELISA检测两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胞自噬底物p62水平显著下调,LC3-II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巨噬细胞CE、FC和TC含量均显著下调(P<0.05)。观察组细胞脂质水平和脂滴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自噬核心蛋白Atg5过表达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自噬水平,可能通过自噬降解胞内胆固醇等脂质,预防巨噬细胞泡沫化,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血脂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2019, 27(7):573-578.

      摘要 (903) HTML (0) PDF 8.65 M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血脂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组、ox-LDL+不同浓度(25 mg/L、50 mg/L和100 mg/L)血脂康组。采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和PAR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血脂康(25 mg/L、50 mg/L和100 mg/L)可拮抗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ROS水平增加,100 mg/L血脂康可下调细胞CytC、Caspase-3和PARP-1蛋白的表达。结论 血脂康可通过减少ROS形成而抑制CytC释放、减少Caspase-3和PARP-1活化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启动,拮抗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对CVB3感染后CAR表达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2019, 27(7):579-586.

      摘要 (1219) HTML (0) PDF 7.46 M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CEACAM1或CC1)对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AR)表达和继发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构建过表达小鼠CC1重组病毒,包装重组慢病毒pLVX-CEACAM 1-ZsGreen-Puro(rLV-CEACAM 1)并测定慢病毒生物学滴度。分为CC1正常组、CC1过表达组、CC1正常+CVB3组和CC1过表达+CVB3组;各组使用AnnxinV-PE/7-AAD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CCK8检测细胞活性;qPCR检测CAR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R蛋白表达,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1)CEACAM1重组载体测序提示目的基因序列连接,证明小鼠CEACAM1重组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测定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5×1011 TU/L。(2)CC1过表达+CVB3组较其他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增殖最低(P<0.05)。(3)CAR基因相对表达量在CC1过表达+CVB3组最高,而在CC1正常组最低,CAR蛋白表达也有类似结果;CC1过表达组较CC1正常组胞内CVB3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4)CC1过表达组TNF-α、IL-1β水平较高,CVB3感染后较前明显升高。结论 CC1可能可以促进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心肌组织或细胞上CAR的表达,CAR可能是CC1调控CVB3感染心肌致心肌损伤过程的潜在作用靶点。

    • 基于PPAR-γ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调节作用

      2019, 27(7):587-592, 598.

      摘要 (1234) HTML (0) PDF 5.75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律失常的调节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人参皂苷Rg1组(Rg1组)、人参皂苷Rg1+罗格列酮组(Rg1+ROS组),后三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I/R模型;SO组和I/R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Rg1组给予40 mg/kg人参皂苷Rg1干预、Rg1+ROS组给予40 mg/kg人参皂苷及6 mg/kg罗格列酮干预。再灌注6 h的过程中进行心电图监测,再灌注6 h后检测心肌I/R面积、心肌酶、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及核因子κB(NF-κB)、NF-κB 抑制因子(I-κB)、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的心律失常明显加剧,心肌I/R面积、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及NF-κB、PPAR-γ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I-κB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Rg1组的心律失常明显改善,心肌I/R面积、CK、CK-MB、LDH、TNF-α、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及NF-κB、PPAR-γ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I-κB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Rg1组比较,Rg1+ROS组的心律失常明显加剧,心肌I/R面积、CK、CK-MB、LDH、TNF-α、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及NF-κB、PPAR-γ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I-κB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人参皂苷Rg1通过抑制PPAR-γ介导的炎症反应来改善大鼠心肌I/R后心律失常。

    • >临床研究
    • PCI治疗对CTO合并LVEF降低的冠心病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 27(7):593-598.

      摘要 (929) HTML (0) PDF 4.40 M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成功行PCI术的CTO冠心病患者111名,根据术前LVEF结果分为LVEF正常组(LVEF≥50%,n=67)和LVEF降低组(LVEF<50%,n=44)。术前48 h测评SF-12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BMI、血压、心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LVEF、学历、住院时间、既往病史、手术情况及术后用药情况)。术后1个月测评SF-12量表和SAQ,比较术前与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 111名CTO冠心病患者均成功行PCI术。LVEF降低组患者年龄更大,心率更快,住院时间更长,且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比例更大(P<0.05)。术后1个月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且LVEF降低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40)。术后1个月LVEF降低组患者SF-12量表和SAQ的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LVEF正常组患者除SAQ的治疗满意程度这一维度外,其他4个维度和SF-12量表各维度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LVEF降低组患者术后1个月SF-12量表与SAQ的各维度评分与LVEF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成功PCI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TO合并LVEF降低的冠心病患者术后短期的生活质量,且与LVEF正常的CTO冠心病患者改善程度相近。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时联合冠状动脉内综合血栓减负的疗效

      2019, 27(7):599-605, 610.

      摘要 (808) HTML (0) PDF 5.26 M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联合使用血栓抽吸、冠状动脉内血栓部位注射尿激酶、替罗非班及硝酸甘油的综合血栓减负治疗策略,达到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的灌注,提高远期心脏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随机,观察组给予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血栓部位注射固定剂量的尿激酶10万U、替罗非班5 mL及硝酸甘油200 μg,对照组给予血栓抽吸。以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3级、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STR)大于70%比例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作为主要终点指标;以一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心衰恶化、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作为次要终点指标,同时以BARC定义的出血作为安全性指标。结果 22例观察组和24例对照组完成一年随访。(1)在主要终点方面:观察组TMPG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8.2%比33.3%,P=0.006),梗死相关血管左前降支的IMR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1.50±13.39) U 比(62.72±22.80) U,P=0.002],术后2 h观察组STR大于70%比例高于对照组(63.6%比25.0%,P=0.016);心功能分析提示术后3个月[(42.1%±3.1%) 比(40.0%±3.0%),P=0.049]和一年[(41.9%±2.9%)比(39.8%±3.5%),P=0.042]观察组在总体EF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次要终点方面MACE事件(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恶化以及心源性猝死)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两组BARC定义的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内联合使用血栓抽吸、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替罗非班及硝酸甘油的综合血栓减负及改善微循环的治疗策略能够减轻血栓负荷,提高梗死心肌组织水平的灌注,改善远期心脏功能。可安全用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的患者。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2019, 27(7):606-610.

      摘要 (807) HTML (0) PDF 3.34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PMI)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收集基线资料,检测PCI术前术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p-PLA2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根据术后cTnT是否升高,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TnT未升高)55例和观察组(cTnT升高)45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和PCI术中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PMI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既往PCI史、他汀类药物服用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N端B型利钠肽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p-PLA2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Gensini积分、支架数量、支架释放压、手术用时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OR 4.55,95%CI 1.43~14.47)、Gensini积分(OR 1.08,95%CI 1.01~1.14)、支架数量(OR 5.35,95%CI 2.04~14.01)以及手术用时(OR 1.06,95%CI 1.00~1.12)为PMI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Lp-PLA2升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对PMI有预测价值。

    •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9, 27(7):611-614.

      摘要 (857) HTML (0) PDF 2.55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水平的关系,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住院患者34 598例,检测其血清ACA、ACA-IgA、ACA-IgG、ACA-IgM、aβ2GP1、aβ2GP1-IgA、aβ2GP1-IgG、aβ2GP1-IgM、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A1(ApoA1)。计算AI,根据AI将患者分为高危组(AI≥4)和低危组(AI<4)。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危组ACA和aβ2GP1的阳性率均高于低危组(χ2=23.276和17.603,均P=0.000),且年龄、ACA-IgA、ACA-IgG、aβ2GP1-IgA、aβ2GP1-IgG、Hcy水平亦均高于低危组(均P<0.05),而ApoA1水平低于低危组(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AI与ACA-IgA、ACA-IgG、aβ2GP1-IgA、aβ2GP1-IgG、Hcy均呈正相关(r=0.048、0.032、0.094、0.014、0.142,均P<0.01),与ApoA1呈负相关(r=-0.447,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CA-IgA、Hcy、aβ2GP1是As的危险因素,ApoA1是As的保护因素。结论 随着ACA-IgA、aβ2GP1、Hcy、年龄的升高,ApoA1的降低,患者AI逐渐升高,As危险度也相应升高。临床上应密切关注ACA、aβ2GP1、Hcy、ApoA1异常的高龄患者,以预防As的发生。

    • 缩短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间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19, 27(7):615-618.

      摘要 (752) HTML (0) PDF 2.62 M (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缩短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是否有利于改善首诊于非PCI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方法 入选发病时间小于12 h的STEMI患者200例,记录D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症状-球囊扩张(S2B)时间。根据D2B时间将患者分为D2B<60组148例和D2B≥60组52例。比较两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和发病-球囊扩张(S2B)时间。随访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入院)和全因死亡的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D2B时间与MACCE发生的关系。结果 D2B<60组FMC2B时间及S2B时间较D2B≥60组短(P=0.013;P=0.027)。与D2B≥60组相比,D2B<60组患者MACCE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减低(P=0.008;P=0.047)。Cox回归分析发现,D2B时间<60 min与MACCE发生相关(HR 0.440,95%CI 0.224~0.862, P=0.017)。结论 对于首诊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控制D2B时间<60 min可以减少S2B时间,降低MACCE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 双支架并联取栓术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初步研究

      2019, 27(7):619-623.

      摘要 (1141) HTML (0) PDF 4.02 M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Solitaire FR双支架并联取栓术治疗血栓负荷重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5例患者,统计手术时间,评价取栓后即刻血流再灌注、24 h神经功能改善及术后90天随访mRS评分。结果 5例患者均通过双支架并联取栓术获得闭塞血管良好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为2b-3级,其中完全再通4例(mTICI 3级)。无明显与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24 h NIHSS评分较术前减少10分。术后90天随访,2例患者预后良好,2例残疾,1例患者死亡。结论 使用Solitaire FR双支架并联取栓术治疗血栓负荷重的部分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文献综述
    • miR-34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19, 27(7):624-628.

      摘要 (827) HTML (0) PDF 3.29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小RNA(miR)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中,miR-34a因广泛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均存在miR-34a的异常表达。本文就miR-34a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求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9, 27(7):629-634.

      摘要 (766) HTML (0) PDF 3.41 M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证实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生理过程中抑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可以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理论上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调节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以抑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为基础的相关药物治疗选择带来了不确定性。文章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脂质代谢中的生理作用、部分动物研究中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9, 27(7):635-638, 644.

      摘要 (793) HTML (0) PDF 2.95 M (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夜间反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为特点。近年来发现OSAHS与中风、心力衰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密切相关。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可预测ASCVD。故研究OSAHS与CIMT对于预防OSAH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甚至ASCVD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OSAHS的流行病学、OSAHS导致IMT增厚的机制及相关治疗,为干预OSAHS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2019, 27(7):639-644.

      摘要 (901) HTML (0) PDF 3.10 M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公认的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为冠心病(CHD)防治的主要干预目标,然而许多LDL在正常范围的患者仍然会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进一步研究LDL亚组发现,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且较LDL作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敏感。既往因检测方法的局限,sd-LDL检测未能大规模投入临床,近年来均相酶法的出现使其作为临床常规检验成为可能。sd-LDL作为CHD的危险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将进行更多的大型干预研究以确定sd-LDL的适当目标水平,更加精准有效的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及管理治疗。本文就sd-LDL的研究进展及其与CHD的关系予以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