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7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肥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2019, 27(10):829-834.

      摘要 (1272) HTML (0) PDF 2.95 M (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肥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脂肪分布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变特征是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伴有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多,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肥胖能够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危险,其可能的机制包括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炎症、内皮功能障碍等,但是迄今为止肥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将重点从心外膜及血管周围的异位脂肪沉积、新型脂肪因子、脂肪组织相关外泌体、脂肪棕色化等新的观点阐述肥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肥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实验研究
    • 棕榈酸对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2019, 27(10):835-839.

      摘要 (1060) HTML (0) PDF 3.49 M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对照组和PA处理组。改良MTT法检测PA孵育对EA.hy926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ELISA法检测IL-6、IL-8和TNF-α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水平。结果 与白蛋白对照组相比,20、50、100 μmol/L PA处理组的IL-1、IL-6、IL-8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 μmol/L PA处理组的TNF-α、MCP-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20、50、100 μmol/L PA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IL-8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Iκ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PA能够导致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途径有关。

    •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通过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凋亡途径

      2019, 27(10):840-846.

      摘要 (874) HTML (0) PDF 5.65 M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能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中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产生线粒体保护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凋亡途径,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9只,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组9只,给药14天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观察各组心电图ST段、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伊文思蓝/红四氮唑双重染色比较模型组及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组心肌梗死面积,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后经罗丹明123染色,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线粒体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激酶C-ε型(PKC-ε)及内向整流钾通道6.2(Kir6.2)的表达,甲基麝香草酚蓝微板法检测各组大鼠线粒体内钙含量。结果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能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ST段及心肌酶的改变,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膜电位的改变,增强线粒体内Cx43、PKC-ε及Kir6.2的表达,减轻线粒体钙超载。结论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能通过上调线粒体内Cx43及PKC-ε的表达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产生线粒体保护效应,进而减少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抑制了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相关蛋白的级联反应进而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小檗碱通过激活SIRT1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及凋亡

      2019, 27(10):847-852.

      摘要 (967) HTML (0) PDF 5.35 M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小檗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炎症及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4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小檗碱预处理组(BP组)、BP+SIRT1抑制剂EX527处理组(BP+EX组),BP组在造模前给予小檗碱100 mg/(kg·d)灌胃、连续14天,BP+EX组在造模前给予小檗碱100 mg/(kg·d)灌胃及SIRT1抑制剂EX527 5 mg/(kg·d)腹腔注射、连续14天,而后采用线栓法建立脑I/R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染色、Nissl染色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检测SIRT1通路基因、线粒体途径凋亡基因、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阳性率及脑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P53、Bax、Caspase-9、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Nissl阳性数目及脑组织中SIRT1、Bcl-x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BP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阳性率及脑组织中NF-κB、P53、Bax、Caspase-9、Caspase-3、TNF-α、IL-1β、IL-6、ICAM-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Nissl阳性数目及脑组织中SIRT1、Bcl-x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I/R组(P<0.05);BP+EX组大鼠脑组织中Bax、Caspase-9、Caspase-3、TNF-α、IL-1β、IL-6、ICAM-1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P组,Bcl-xL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P组(P<0.05)。结论 小檗碱预处理能够通过激活SIRT1通路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及凋亡。

    • 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母草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2019, 27(10):853-861.

      摘要 (964) HTML (0) PDF 9.12 M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母草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给予益母草碱,连续给药7天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含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皮质区和海马区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脑组织内梗死侧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VEGF和Hif-1α mRNA表达、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AKT、PI3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益母草碱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O、eNOS含量、VEGF和Hif-1α mRNA表达、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x-LDL、SOD含量、AKT、PI3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母草碱对实验性脑损伤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损伤,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这些效应可能是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 京尼平通过miR-499调节缺血缺氧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

      2019, 27(10):862-867.

      摘要 (783) HTML (0) PDF 11.47 M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京尼平对缺血缺氧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H9c2细胞并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在常氧条件下培养,缺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在缺氧条件下培养,低、中、高剂量京尼平组在缺氧条件下分别用含有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京尼平的DMEM处理,NC抑制物组在常氧条件下转染NC抑制物,NC抑制物+缺氧组在缺氧条件下转染NC抑制物,NC抑制物+缺氧+京尼平组在缺氧条件下转染NC抑制物并用含有10.0 μmol/L京尼平的DMEM处理,miR-499抑制物+缺氧+京尼平组在缺氧条件下转染miR-499抑制物并用含有10.0 μmol/L京尼平的DMEM处理。比较组间心肌酶含量、细胞凋亡率、凋亡基因及miR-499表达的差异。结果 京尼平组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Caspase-3表达,增加细胞中Bcl-xL及miR-499的表达;转染miR-499的抑制物能够逆转10.0 μmol/L京尼平降低细胞培养基中LDH、CK、CK-MB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细胞中Bax、Caspase-3表达和增加细胞中Bcl-xL表达的效应。结论 京尼平通过miR-499调节缺血缺氧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

    • >临床研究
    •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9, 27(10):868-873.

      摘要 (1221) HTML (0) PDF 3.59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61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再将161例冠心病患者按照MLR三分位数分成3组。对照组4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程度小于50%。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冠心病患者M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①MLR三分位组间比较,第2三分位组、第3三分位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较第1三分位组明显升高(P=0.022,P=0.001)。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LR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81,P<0.01);Kendall相关分析亦显示二者呈正相关(r=0.188,P<0.01)。③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高龄、MLR、载脂蛋白B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1则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④ROC曲线分析显示,M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21~0.797)。当MLR临界值取0.186时,其诊断冠心病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50.0%。结论 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MLR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冠心病有预测价值。

    • 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2019, 27(10):874-880.

      摘要 (825) HTML (0) PDF 4.45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造影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PCI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LVEDP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 301例患者中有125例(9.61%)发生CIN。确定CIN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慢性肾病、糖尿病史、贫血、心力衰竭、急诊程序等。与非CIN组[(14.4±6.6) mmHg]相比,术后发生CIN的患者平均LVEDP[(18.4±8.7) mmHg]升高(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VEDP≥20 mmHg可独立预测CIN的发生(OR 1.26,95%CI 1.08~1.47),低射血分数患者LVEDP对CIN的预测价值增强。由LVEDP升高所确定的高危患者的造影剂用量与那些未发现的患者相当。结论 LVEDP是CIN的独立预测指标。LVEDP(≥20 mmHg)升高的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较高。在CIN预防中,LVEDP升高所定义的高危患者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 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

      2019, 27(10):881-886.

      摘要 (760) HTML (0) PDF 3.82 M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早发冠心病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评价RDW、MPV对早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因胸痛发作疑诊冠心病且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患者40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早发冠心病组309例,余98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及早发冠心病各疾病亚组间的RDW、MPV水平,分析RDW、MP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及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RDW、MPV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DW、MPV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发冠心病组RDW、MPV与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246、0.19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3.373,95%CI:2.197~6.359,P<0.001)和MPV(OR=1.353,95%CI:1.074~1.705,P=0.010)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0C曲线分析发现,RDW诊断早发冠心病的界点值为12.25%(敏感性69%,特异性72%),MPV诊断早发冠心病的界点值为8.55 fl(敏感性91%,特异性37%)。结论 RDW、MPV与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早发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 >流行病学研究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2019, 27(10):887-892.

      摘要 (1073) HTML (0) PDF 3.41 M (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7年2月到12月北方某市某体检机构参与体检的58 297例对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体检人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BMI)等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Logistic 回归显示,男性、高甘油三酯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其对应的OR值为:男性OR=3.861(95%CI:3.265~4.564),高甘油三酯血症OR=1.302(95%CI:1.034~1.639)。另外,随着载脂蛋白AⅠ含量的增加,患者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风险下降,OR值为0.682(95%CI:0.515~0.904)。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患者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风险随载脂蛋白AⅠ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19, 27(10):893-898.

      摘要 (853) HTML (0) PDF 3.73 M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载脂蛋白E(ApoE)、女性冠心病、基因多态性、Apolipoprotein E、wom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gene polymorphisms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pringerLink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30日。然后以等位基因E2、E4分别与E3相比较,基因型E2/2、E2/3、E2/4、E3/4、E4/4分别与E3/3相比较。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14.0对所有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合并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描述。异质性分析过程应用I2完成,认为P<0.1或I2>50%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进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初步检索文献940篇,最终纳入9篇。其中中文1篇,英文8篇。所选文献均使用NOS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所选文献均大于5分,为高质量文献。所选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基因型E2/2[OR 4.5,5%CI (1.2,1.19)]、E3/4[OR 1.8,5%CI (1.0,2.82)]、E4/4[OR 4.5,5%CI (2.6,9.60)]在病例组表达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E2/3[OR 1.0,5%CI (0.9,1.54)]、E2/4[OR 1.3,5%CI (0.1,2.07)]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2/2、E3/4、E4/4基因携带者女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E2/3、E2/4携带者无明确相关性。

    • >文献综述
    • 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与心肌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

      2019, 27(10):899-904.

      摘要 (973) HTML (0) PDF 2.95 M (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心肌梗死后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导致一个多相的修复过程,受损的组织由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瘢痕所取代。非梗死的心室壁反应性重塑,包括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导致心室壁几何、生物力学、生化等发生改变。虽然最初的修复性纤维化对防止心室壁破裂至关重要,但是过度的纤维化反应导致心功能进行性损害,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脏具有可塑性,恢复受损心脏功能,促进梗死心肌修复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为此,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再生治疗给心肌梗死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目前心肌梗死的修复性及反应心肌纤维化的机制进行总结,探讨诱导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再生的潜力,对目前现有和未来抑制心肌纤维化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27(10):905-909.

      摘要 (1244) HTML (0) PDF 2.49 M (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最主要的2种疾病,二者可以单独或合并发生,是引起死亡和功能缺陷的重要病因。2种疾病存在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在疾病发生上有一定的联系。明确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减轻疾病不良预后引起的负担,提高国民生存质量。目前有诸多研究致力于探究二者在发病机制、疾病进展、预后以及影像学表现上的关联,其中某些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现将相关最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微小RNA在主动脉夹层中差异性表达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9, 27(10):910-914.

      摘要 (804) HTML (0) PDF 2.52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危急重症,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表现复杂多样、病程凶险、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虽然目前A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发现,微小RNA(miRNA)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等相关研究发现,AD患者组织与正常主动脉组织的一些miRNA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表达,这显然有助于AD的诊断。诸多研究表明miRNA在AD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miRNA在AD的差异性表达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019, 27(10):915-920.

      摘要 (846) HTML (0) PDF 3.20 M (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也被称为Lcn2,或癌基因24p3,是成熟嗜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中储存的明胶酶复合的糖蛋白,也由其他细胞类型产生,包括心肌细胞。NGAL是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最近发现NGAL可能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关于NGAL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文章就NGAL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关系及NGAL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